广州大佛寺 千年古刹几沧桑,历尽沧海圣迹犹存
作者/责任者: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李小翠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速戒烟,主动交出所藏烟灯、烟枪、烟土、烟膏者,不究来历,不问姓名,赦免无罪。
告示发出后,许多人决心戒烟,纷纷交出烟具。有一些烟瘾大、时间长的老烟民无法戒除,没烟吸则浑身无力。
林则徐体谅戒烟困难,命人研究配制一种戒烟糖,规定给前来缴交烟具的人,每人发给一包戒烟糖,并亲自到大佛寺门口派发。此举社会反响甚大,更多烟民因此受到激励,投入戒烟行列。
孙中山 嘉许佛教阅经社
广州地方政府趁太平天国起义之机,占用大佛寺西边大半僧舍,设立善后局。寺僧逐渐失去寺务管理权,一度仅剩3人。
民国十年(1921年),鉴于“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功利之说甚盛,道德之基益摇”,六榕、海幢、大佛、光孝等寺住持与陈隶简、梁季宽、汤瑛等,联合30多人,发起成立广州佛教阅经社,目的为借此弘扬佛教,影响社会,净化世道人心。阅经社址设在大佛寺内。得到孙中山嘉许,亲笔书赠“阐扬三密”的四字牌匾。如今与此一模一样的四字匾就悬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