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华书院
作者/责任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索取号:G649.299.651/1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府学(宫)有名份的;学童是没有任何功名、名份的。大抵正课生数额比较固定,不易更改,而外课、附课则按每年投考人数多寡而减。越华书院初创时,只招正课生30名。其后,课额逐渐增加,刘彬华任院长时,议请正课课额增至80名,会好李督院倡捐,将增至百名,后来,耿运使以书院为盐务育才之地.又自捐推广.课额又有所增加。史载:
凡民籍旗籍生监、文童均各设有定额,仍分别正、外、附课生名目,其考列附课者向不限以定额内,民籍生监正课89名,遇科举试之年则增加10名。甄别正考约扣额10名。所扣之额俟启馆后请有课衙门于官课日补考取足。(刘伯骥《广东书院制度》第四节“清代书院,’)
近年因应试者多……主试衙门临时酌定童生正课额20名,外课额24名,旗籍生监正课额5名,外课额4名,童生正课额4名,外课额3名,附课均无定额。(同上)
课生待遇:正课生每月膏火1.8两,外课生每月膏火银9钱,附课无膏火(膏火待遇与粤秀书院相同)。
2.招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