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书院
作者/责任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索取号:G649.299.651/1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羊城书院
一、羊城书院的源流与变迁
羊城书院在广州城南龙藏街,属府级的官立书院。建筑包括羊城书院和羊城书院外馆,前身包括有岭南义学、穗城书院、珠江义学三间。
岭南义学和穗城书院在龙藏街,都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广东督粮道蒋伊所建,旨在为番禺诸生提供读书之所。虽毗连一处,但义学与书院是分开管理的。当时的盐驿道杨国佐将毛、张二尚书的祭田余款拔归穗城书院,作为师生的会课之用。但穗城书院的设立,似乎真正的目的还在于祀祭广东的名宦流寓乡贤。据黄兴坚所撰《新穗城书院记》,谓广东郡县都有专门的祠堂来祀祭本邑的名贤,惟独广州作为省会反无祠祀,所以蒋伊便设立这个穗城书院,将从汉朝至明朝的名宦49人,流寓35人,乡贤43人合祀于穗城书院中。穗城书院当中有三间房屋,就是专门用来摆放这127个人的神主牌的;左右各有六间房屋,才是让士子诵习的地方。可见初建之时,书院之制尚不完备。
雍正八年(1730),知府吴骞捐廉重修岭南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