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秀地方文献 > 教育强区 > 古越书院

菊坡精舍

作者/责任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索取号:G649.299.651/1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精舍在晚清的广东学术史上亦占有较高的地位,学海堂的人物多有就读于菊坡精舍,相互联系既紧密,故也就相互作用于彼此之间,学海堂后期的影响,部分也可纳人菊坡精舍的范围。

    首先是在人材的培育方面,学海堂中后期的精英人物,大多是陈灃的学生,同时也是菊坡精舍的生徒。例如:

    林国赓,字扬伯,番禺县人。府学生。同治十一年1872),选取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选举优行贡生,考取八旗官学教司,光绪十二年(1886)十二月补学海堂学长。十四年(1888),中戊子科举人。十六年(1890),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聘为史学分校,及张之洞移督两湖,聘为两湖书院校。十八年(1892),中壬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改吏部文选司兼验封司主事。父病乞假归,丁艰后不复出,主讲端溪书院。认为佚经佚子佚集,皆有辑本,而佚史阙如,于是为孔氏校理《北堂书钞》,搜辑佚史八百余种,积稿盈两巨箧。年四十九卒。《菊坡精舍集》选有国赓文七篇,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越秀地方文献 > 教育强区 > 古越书院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