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书院
作者/责任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索取号:G649.299.651/1
文献资料来源: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高质素的优秀人才,使广东学术得以迅速发展,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俱有深刻的作用,还影响至民国时期。
1920年,黄任恒、黄荣康二人倡议复举学海堂课,得到当时广东省长张锦芳的支持,借清水濠省图书馆之聘得周朝槐、潘应棋、汪兆铨、姚筠俊、何藻翔、汪兆镛、沈泽棠、林鹤年八人为学长,“命题分校,悉如旧观。”此八人多是学海堂旧人,且又多是陈灃的门生或再传弟子,即是可归人到东塾学派中。虽然此事只办了一年便因张锦芳的去职而停止,但亦足以说明学海堂的影响之巨大;虽然已是改朝换代,学海堂旧址都已难寻片瓦,但仍能让后人仰慕不止,寻思复兴其风。
民国之后,一部分广东文人避至香港、澳门,这部分人多以前清遗老自居,固守传统的文化学术。其中赖际熙于1923年联合数人在香港设立了“学海书楼”,广罗图书,备众公览;又请得寓港的儒林词馆中人,如陈伯陶、温肃、区大典、区大原、朱汝珍、岑光樾等,国学名宿何藻翔、俞叔文等在书楼登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