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毛泽东的1918
、王季范、方维夏等,其中尤以杨昌济的影响最大。杨先生教授教育学、伦理学等。杨先生对这位农家子弟尤感兴趣,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杨先生期望不可谓不高,希望毛泽东像曾国藩、梁启超一样出类拔萃、大才槃槃。仅比毛泽东年长三岁的黎锦熙和毛泽东来往密切,相交于师友之间,在读过毛泽东的日记后,他写道:“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陈章甫,毛的同学故友),笃行两人略同,皆可大造。”剧烈动荡的社会呼唤“大造”之才,而毛泽东也正以极大的责任心,关注着变幻的政治风云。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来,一师学生编印《明耻篇》小册子,毛泽东在封面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他还在挽学友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