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C > 财经文摘

《环球时报》的爱国之道

民族主义,认为其操作手法击穿了客观、公正、追求真相的职业底线。
  这类批评并非空穴来风,以下试举几例说明。
  《环球时报》的报道有着鲜明的“中国立场”,以至于不时因立场而偏颇。
  何清涟女士曾通过中文版《环球时报》2006年的一篇报道揭露了该报选择性报道、歪曲事实的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C > 财经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