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D > 电影文学
《晚秋》不和谐的双声: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
旦出现即成为权威发布者和局势的操控者。观众总是隐约地感到影片始终没有摆脱西方强势话语的操控。或许可以说,金泰勇一定程度将东方人自我“他者”化、将西方人“主体化”的思维方式正是来自韩国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种族优越感的认同。我们不难发现,《晚秋》通过善良、真诚的安娜和外表油<<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