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东方之德 重提中国孝文化
位给姚重华做了皇帝,这就是死后葬在永州宁远九嶷山的舜帝。舜即位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传说他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因而《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从大孝子当上皇帝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孝顺父母的观念在三皇五帝时代,已经进入老百姓家庭,成为社会伦理。孔、孟时代孝文化的规范化发展在公元前551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了,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爱人是从爱父母开始的,爱心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爱。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宣扬“施仁政于民”的观点。孟子认为,以孝敬父母为起点,孝应向外推延、扩展。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要关爱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把这种爱心推广到别人的父母,去关爱天下的老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