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商标侵权的新趋势
  和后果。在此类案件中,商标侵权方的仿制产品往往会存在质量较低、安全性较差等现象,消费者因仿冒或假冒商标产生了错误的消费行为,将会严重影响到市场和消费者对于被侵权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和市场信誉度。(二)销售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商品销售侵犯他人商标权案件的侵权主体是销售者。这类案件中存在着主观故意和非故意两种情况。如果销售者在明知自己的销售行为存在商标侵权现象而仍然销售的,则构成商标侵权。例如在未得到销售许可的情况下公开销售某类商品的,其行为将构成商标侵权,非法销售所得即为判断案件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对于非主观故意的销售行为,《商标法》中明确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3]。笔者认为,与仿冒和假冒商标案件相比,这类商标侵权案件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但是这类案件直接影响到商标拥有者的经济利益,也是近年来打击商标侵权案件的重点。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