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浅析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商标,该商标是由一些社会团体或其他集体组织提供给他人使用的用于证明商品或服务达到了某种特定的标准。注册人自己不能使用这种商标,并且为了保证证明商标使用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标准,注册人负有对使用者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检测的监督责任。我国也可以借鉴商标权这种保护模式,这是一种像美国的隐私认证计划那样的保护,由某种行业组织设定具体的标准,如果申请人的网站达到了这样一种标准,就可以在其网站上标注其隐私保护等级,这样就可以让网络用户一目了然。技术保护模式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因为它将选择权交由用户处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取舍来决定,是否通过授权自己的个人信息来换取某些免费服务,或者通过网站的提示,来决定继续访问或者离开该网站。(三)提高网民的保护意识在网络环境下隐私侵权的侵权形态中,类似人肉搜索、擅自在网络上公布他人隐私这类行为,都属于网民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除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F > 法制博览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