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立法的应对
国实际情况的相结合。特别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立法发展中,深受礼法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的法律传统、习惯,并有了一套系统的处理了矛盾和争端的系统。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移植和模范西方的现代法律制度和模板去处理,势必很难起到应有的成效,或者法律在运行中想现实妥协,歪曲的发展。所以,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里,进行国际立法移植的前提是必须的找到一个能代替原来存在的习惯、惯例的手段或者制度,代替它们的职能,这样才会使移植过来的法律具有生命力,否则一切“移植过来的法律只会是外表华丽外表,结构设计精巧却毫无用处的摆设而已”。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传统文化有信心,实时的把自己国内的有普适性优秀的法律、习惯积极的向外推广,扩大中国的在经济全球化规则制定上的影响力,实现国内法的国际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国内法和国际法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参考文献:[1]李林.21世纪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