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轻缓化的现实意义与实现
法制博览2014年第2
刑罚轻缓化的现实意义与实现
共2页
作者简介:朱壹(1988-),男,汉族,江苏昆山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摘要】我国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中宽的一面要求刑罚的轻缓化,并且刑罚轻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趋势。刑罚轻缓化有利于保障人权、保护社会、有利于犯罪人的改造和再社会化,还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树立社会法律信仰。我国要实现刑罚轻缓化,必须改变重刑刑罚结构,减少死刑的规定和适用,缩小短期自由刑的适用范围,扩大罚金刑等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多适用假释、减刑、缓刑的制度。【关键词】刑罚轻缓化;预防犯罪;刑罚人道性;再社会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共发生过五次犯罪高峰期,虽然通过刑事政策使得每次犯罪高峰都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和度过,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现阶段犯罪态势仍然较为严重,社会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犯罪形势非常严峻,犯罪率总体上呈上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