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宪政之路发展
  内心还有敬畏的东西,而没有信仰则以为着无所畏惧,从而无所不为。没有宗教信仰,从而没有自我约束的意识;没有法律信仰,从而没有形成守法的传统,自然也就无从实践法治。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从而没有追求,只是日复一日地维持生活本来的面貌。如果人人都只想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愿意去变革,宪政之道又如何得以实现?第二,自私与利益趋向性。虽然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都在提倡利他,以集体为本位,但是人性的自私还是显露无疑,大多数人做事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利益。自私是无可厚非的,但人不能永远是自私的,当自己的利益与法律相悖时,如果能有一点对法律的敬畏,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守法,能够有那种法律信仰,相信我们的宪政之路也不会如此艰辛。“中国自有宪法已将近百年,然中国之宪政建设尚待完成。盖宪政之于宪法,犹如法治之于法制,其盛衰兴废,不独受制于法律之制度,更取决于政制之安排、社会之结构、公民之质素与民众之信仰。故修宪法虽易,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