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战争中的艰难通信

邮政改良确实起到了一定成效,可惜没能深入下去。当时的《大公报》批评说,改良邮政的措施,一部分行之于上海,另一部分也只行之于几个大城市,并未推及内地、深入到农村中。内战期间的通邮谈判在内战中,中共依旧奉行其保护中华邮政的一贯政策。中共中央命令:第一,解放区内允许中华邮政和人民邮政同时存在,向国统区寄信贴中华邮政邮票, 由中华邮局来处理;其次,主动与中华邮政商谈具体通邮细节。如苏皖边区、冀东区就与中华邮政达成了地区性的通邮协定。作为敌对一方的国民政府,其政策是封锁解放区,力主切断国共双方的通邮。发行邮票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国民政府当初既不能容忍伪满洲国的邮票,现在自然更不会承认解放区的邮票。对解放区寄到国统区的信件,要涂掉解放区邮票,并向收件人加收双倍邮资;对解放区的邮件绕道转递;不批准地方性通邮协议等。至1947年8月,中华邮政总局更通令地方各局:“被中共攻占地区暂停交换邮件。”国民政府“封锁交通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05
wsck20132305
wsck20132305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