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怎样学英语
声说:“他也配?”哈哈,可见正宗的洋泾浜也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的专用语!当然,“洋泾浜英语”并非上海特有,在广州、澳门、哈尔滨、台湾等地也出现了汉语与当地通行外语相结合的洋泾浜语。1949年之后,中国各地相继解放。在上海,洋泾浜英语也丧失生存土壤,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要以为“洋泾浜英语”就此绝种,你早上吃的“吐司”(toast)、喝点“咖啡”(coffee)、抽的“雪茄”(cigar)、坐的“的士”(taxi)、穿的“派克大衣”(parka)都是“洋泾浜”。当然,你很快还会在英语中见到dama(大妈)与tuhao(土豪)。毛泽东学英语初学时,由于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是很多,毛泽东念英语文章,一个词、一个词查字典对照着念。他的阅读材料包括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以后又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