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徽州最牛家族绩溪四胡出了多少贤士名流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23
          徽州最牛家族绩溪四胡出了多少贤士名流
          
                    共2页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旧时流传于徽州府的一段民谣。盖因徽州地区山多地少、人口稠密,迫于生计,许多徽州人不得不沿新安江一路而下,去富庶的苏杭谋生。这一“丢”可不轻,“丢”出了徽州人称雄中国商界三百年的光辉历史。鼎盛时期,徽商坐拥的财富占到全国总资产的比例近六成。他们利用徽州地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加工木材、茶叶、油漆、纸张,又在外地经营盐、铁、布匹、粮食、典当等生意。东达江南淮左,西至云贵关陇,北到幽燕辽东,南在东南亚各国,处处可见徽州人的足迹。徽商“贾而好儒”,他们不仅善于创造物质财富,在精神财富上更有高人一等的追求。徽州人尤为推崇程朱理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是为写照。物质财富的丰富,带来文化的昌盛。“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徽州社会文化风气浓郁,人才
下一页>>

wsck20132313
wsck20132313
wsck20132313
wsck20132313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