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流水幽兰,话不尽古琴之美

管平湖先生就善斫琴。“会弹琴才能做好琴,要能听出来声音的优劣,才能加以改进。”李祥霆说。在唐代,最好的琴用金子做徽。一般的徽是用贝壳做的,因为贝壳有反光作用、色彩斑斓,老化以后更好看。唐代曾经使用玉徽,但玉质坚硬比较难做,好的白玉也比较少。古琴下方用来调节琴弦的琴轸一般用木头制成,古代用枣木,也用牛角,最好的是用玉。唐朝有“金徽玉轸”之制。关于琴有很多神秘的传说,比如琴的保存必须要“沾人气”,李祥霆认为这是玄虚之说。“其实就是要经常用它,在震动中,琴可以保持最好的发声状态。乐器中只有小提琴和古琴是越老越好。”难学易忘不中听清朝末年,关于古琴流传着“难学易忘不中听”的说法。所谓“难学”,是因为古琴的演奏不仅要记住旋律,对指法还有严格的要求。只知道旋律是弹不出来的,要知道音在哪根弦,在弦的哪个地方,用哪个手指头怎么按,有些音是在手的移动中产生的,这些音还要有一些更为微妙的变化。“易忘”,也是因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18
wsck20132318
wsck20132318
wsck20132318
wsck20132318
wsck20132318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