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未完成的讨论

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文,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说:“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应当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需要。我国有九亿多人口,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又反过来刺激生产。这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人民生活安排好了,特别是八亿农民生活安排好了,中国的大局就稳定了。”两天后,又发表了于光远的《谈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理论”问题》。这些文章,反思过去长期热衷于搞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搞重工业,以钢为纲,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是首先考虑人民的食品、工业消费品、住房要提高多少,而首先考虑重工业要多少钢,为计划而生产,为指标而生产。提出这个问题颇得人心。读者纷纷来稿,表示赞成。但是,中央领导层中也有人认为这就否定了工业学大庆“先生产、后生活”的经验,于是组织文章,在《石油工业简报》、《大庆战报》、《华北石油报》发出不同的声音。对于不同意见,胡耀
<<上一页  下一页>>

wsck20132324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