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不相信眼泪 他们的法兰西留学岁月
上船以确保不出差错,只有赵世炎在同学帮助下逃脱了。留下的勤工俭学生逐渐在学术和政治的岔路口分道扬镳。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人于1922年6月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有的学生就此放弃回国,有的学生坚持到1922年之后,待法国经济复苏,逐渐找到半工半读的理想模式,或者转赴比利时、德国等国家继续学习,或者在家庭及法国人士的资助下进入大学,尤以进入里昂中法大学为主。根据中法两国双方的协议,里昂中法大学的课程由法国里昂大学辅助完成,后者提供教室、图书馆、教师、教学设备等现成的教学资源。从1921年到1951年,里昂中法大学共培养了129名博士生,55 名硕士生,63 名工程师。毕业生中有细胞生物学家朱洗、汪德耀,医学家范秉哲,文学家戴望舒,历史学家沈炼之、民族学家杨堃,艺术家常书鸿、王临乙、潘玉良、吕斯百等。有40名博士是原来的勤工俭学生,包括周恩来的初恋情人张若名。张若名早年是天津学生运动领袖,因为组织请愿与周恩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