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巴黎不相信眼泪 他们的法兰西留学岁月

留美幼童出国便被“洗脑”,回国初期价值观与国内严重冲突,所学知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对口职业。而留法生都是成年人,三观已经树立,出国前既有专业基础,又有外语基础,留学目的也非常明确。他们到国外接受的主要是职业教育而非基础教育,学到技术马上就能应用,回国后都被各地的船坞、铁路、电报、机器等机构争相招聘,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发挥了直接作用。法国支持勤工俭学争夺英美生源在清政府奖励留学政策的推动下,各省和中央各部纷纷选派留学生赴欧。1908至1910 年前后,中国在欧洲的留学生总数约 500 余人,其中留法学生 140 余人,官费与自费的比例约为7:3。官费生回国后皆身居要职,自费留法者亦产生重大影响,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就是典型。1902年,孙宝琦出任驻法大使,在他的随员中,李石曾、张静江二人其实是搭便车留法。时年21岁的李石曾是晚清重臣李鸿藻的三公子,孙家与李家是邻居,李鸿藻又是孙宝琦的顶头上司,李石曾遂以随员身份赴法求学。他先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