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粟特胡商 东方的犹太人

济的基础是绿洲灌溉农业,但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则主要依靠商人的商贸活动。中亚的粟特人正是以商业民族的身份闻名于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一直是丝路贸易的重镇,唐朝时这里被称作康国。康国人经商能力的培育是从娃娃抓起,男孩5岁开始学读书写字,稍微认一点字便教他们经商之道。《唐会要》记载,康国“生子必以蜜食口中,以胶置手内。欲其成长口尝甘言,持钱如胶之粘物。习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二十,即送之他国。来过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至。”男孩要学会甜言蜜语,要学会牢牢掌控钱财,追求利润最大化。“利之所在,无所不至”一语道出为追求贸易利益,不辞劳苦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的形象。粟特人在外经商的比例相当高。据阿拉伯文献《泰伯里史》记载,阿拉伯将军屈底波占领布哈拉绿洲的沛肯时,由于多数男子正在去往中国经商的路途中,城内只剩下老少妇孺。等到商队回到家乡后,这些商人和屈底波谈判,拿出大笔赎金赎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