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诗心文胆韩天衡

就没有去理会什么名家方家的,然现在却都成了珍品。”“文革”时期,很多人会将家中保存的艺术品焚烧。韩天衡眼看许多古旧书画毁于一旦,急得不得了,他经常在街头踯躅。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烧一堆旧字画,其中一件书法作品引起了他的注意,凑近一看,原来是一张明代宣德年间内廷专用的乌丝栏,上有大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兰亭序。在韩天衡的极力劝阻下,老人才同意将其以50元卖给他。改革开放之后,内地逐渐进入现代化建设高潮,常有古墓见光,文物失散严重,经文物贩子之手辗转流落海外。韩天衡频频出访海外进行艺术交流时,对于中国艺术品在海外的情况有着切实的感受。韩天衡说:“当年澳门大三巴牌坊下面一带,我有空就去那里淘宝,一般几百元就可以买到汉唐时期的高古陶瓷了。 ”他回忆:“一次,有人拿来两方齐白石的印章,我一看是老人家为杨度刻的,我马上要下来。他又告诉我,在德国某古玩店里发现一枚齐白石的印章。我当即表示要买。一个月后,这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