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民族国家构建
子里强制执行,他们是奉旨行事,如果有人抗旨不肯剃头,就有杀头的危险。留头究竟比留发重要,二者既然不能兼得,大家也就只好乖乖地伸出脖子,任由剃头匠剃发编辫了。但是,由于江浙民间一直保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口头记忆,这些汉人在屈从于现实政治的同时,却在内心深处不断复述、重构满洲人入关时的罪恶记忆。于是江浙一带有一个最为奇特的现象,“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就是说,男人不得不屈从于满洲人的淫威剃头编辫,但女人却可以躲过这种羞辱;活着的时候没有办法不屈从,但等到这些男人死的时候,依然恢复到明朝时的梳妆打扮。种族的差异、屈辱,在满洲人统治的正常年景当然安稳如故,但民间的仇恨记忆,种族复仇的记忆,在有清两百多年历史上不断重复,遇到外敌入侵,进来更新的“异族”,汉人不期然唤醒了种族仇恨记忆,民族国家建构无从谈起,种族主义却在这种特殊历史时期复燃。蒋梦麟的记忆,还只是江浙民间的一般情形。这种情形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