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何家英 中西互动中构建国画现代形态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4
          何家英 中西互动中构建国画现代形态
          
                    共1页
                      从20世纪80年代的《山地》、《十九秋》、《酸葡萄》、《米脂婆姨》,到90年代的《秋冥》、《桑露》、《绣女》等系列工笔画作品,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孙中山在天津》、《天心月圆》等小写意画作品,何家英以融合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我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贯穿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我得惠于改革开放,心里充满着感激。”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转型做出了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他的作品融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将人物的造型、结构、线条、动态、色彩发展到非常敏锐、纤细、精致、谨严而又充满灵韵的高度,成功地促成工笔画由古典向现代形态的蜕变。美术评论家郭晓
下一页>>

wsck20141416
wsck20141416
wsck20141416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