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大清抵制美国货

开加州或被迫害致死。1884年,国会通过了一项修正案(《基瑞法案》),加强了对《排华法案》生效前入境华工的驱逐,并将《排华法案》适用于一切华人、包括已经获得第三国国籍的华人。尽管在李鸿章的主导下,大清国对此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抗议和外交斡旋,但是,弱国无外交,美国对此毫不理会。1892年,这一排华法案被延长10年;而到了1902年,这项法案更被取消了时限,永久生效。在不断收紧的排华法案下,华人在美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排华行动的对象,逐渐从针对一般华工,蔓延到针对上等华人。自1903年开始,大清国政府积极推动中美之间关于华工条约的修订,但美国并不很感兴趣,双方在华盛顿展开了近2年的拉锯战,最终在1905年5月,将谈判地点改到北京。美国人的最初意图,试图通过将谈判转移到北京,避开一直以来咄咄逼人的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同时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但他们没想到,中美谈判移师中国,也意味着将原本主要是留美华侨才关心的排华法案,转变成了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家人文历史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