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农村建设报道的有效途径
圈子,具体表现在:一是“八股腔”泛滥,对农政策宣传的简单死板化。抄文件,转政策,喊口号,缺乏深度,过于机械简单,成效很差。二是“老菜”没有新味道,农业报道的程式化。电视上常年唱“四季歌”,热衷和局限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没有解剖农村、关注农民。看了这样的新闻味同嚼蜡;三是“古板脸”没看头,典型宣传的平面化。典型发掘不深,反映不透,立体感不强,没有时代特色。农民看后没有指导意义,起不到应有的引路作用。因此上述弊端必须解决。
二、新农村建设报道应对得上农民心思
要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改进报道模式。笔者认为,县级媒体应组织编辑记者进行认真地研究,根据农民的需求,精心制作“农家饭”,使每一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报道都对得上农民的心思。这样,党的政策方针才能让农民入心入脑,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1.“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新农村建设报道要多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