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乌兰牧骑发展研究

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必须“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牧区)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网络作为“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基本标准之一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农牧区的情况建立了一些符合农牧区发展的农牧区文化服务平台,无论是历史上的“牛背商店”、“驼背商店”、“大篷车商店”和后来发展的乌兰牧骑,还是现在的流动图书馆、送书下乡、文化站、文化馆、农家书屋的新的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都为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建设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自1957年诞生不断发展至今的乌兰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