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文化资源建设思考
期的文化作品收录力度需要加大,更新缓慢。既有的地学文化成果也多为2000年的,2000年之后未进行大批量集中收录。采编收录工作还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缺乏主动性。国土资源系统和地质行业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化作品,但被收录入馆内数据的比例极小。
管理乱、投入少。对既有的文化数据资源疏于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文化资源数据专区,且每年的投入很小。虽然相关领导和部门已经开始充分重视文化的重要性。但受到基础薄弱、痼疾难医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数据资源库建设的专项投入仍未被提上日程。当然,这与中国地质图书馆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不无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历史因素的长期影响。
然而,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不言而喻,图书馆的馆藏、传播及服务方式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固步自封必然会被甩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
四、对策与建设
对于图书馆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握机遇,顺势而动,转变文化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