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采用BOT融资模式的SWOT分析
散资金吸引到高等教育上,大大丰富了高校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财政的投入不足,缓解政府的负担。1.1.2适度转移风险。传统的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需单独承担所有风险。采用BOT方式,高校在不失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利用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可把项目融资的所有责任都转移到承包商身上,又将经营风险部分地转嫁给了投资者, 从而降低了经营风险。1.2劣势1.2.1高校控制力下降,师生利益难得到保障。引用BOT的融资方式,项目公司将全面负责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的项目,高校只能作为一般的监督者,这很大的减弱了高校对项目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另外,项目公司要获得一定的回报和利润,就必然对产品和服务的定价高于原学校的定价,这样广大师生恐怕很难得到优质服务,其利益定会受到损害。1.2.2经营周期长,突变风险加剧。BOT融资项目的经营周期时间跨度较大。在这几年的时间了,不可控因素很多,学校的话语权很低,项目公司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