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行政生态环境及其比较
来保证多党制的有效运行,但是党派之间的竞争依然可能在国内造成政局不稳的潜在威胁。在国家机构层面,德国联邦议院与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各自国内的地位、功能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近年来,由于德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联邦议院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关注,德国政府对华政策方面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同样,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开始重视与德国联邦议院各专门委员会及中德友好小组之间的联系,并于2005年4月签署了与联邦议院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5]这些举措超越了历史上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状态,有利于两国互信的加深和政治生态的改善。存在于中德之间的另外一个具有显著差异的政治生态要素是两国社会团体组织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公民自我意识与责任感的不断增强,我国社会团体组织得到了快速成长。然而,当前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阶段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