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提高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能力的思考

负的主要任务,根据装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不同性能区分档次进行重点储备,合理确定维修器材的最佳储备量和周转量,加大易损部件和关键部件的储备力度,使维修器材储备品种配套、功能互补、规模适度、满足急需,充分发挥经费、物资和技术的最大效能。2.3拓宽维修器材供应渠道采取“超前计划、军民结合”的方法,拓宽维修器材筹措渠道,确保按实保障、按需供应。建立器材供应保障中心,常用、易损器材要及时向上级申请补充,与生产厂家、装备器材定点采购单位建立紧缺器材筹供合作体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维修器材筹措供应体系。对部分军地通用的维修器材,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技术优势,直接到地方采购,走军民一体化保障的路子;对部分急需的专用维修器材,可直接到生产厂家购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保证维修器材供应的及时有效。2.4创新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训练机制加强训练机制建设是促进训练落实的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明确军车装备训练管理机制。具体区分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