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文物的社会价值实现与文物保护规划与管理

,其和商品价值的实现相同,只不过商品价值的交换以等价物、货币为中介,而文物价值的交换则是非物质交换,属于精神的范畴,其本质上属于文化的交换。文物社会价值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这需要主体不断去研究、去挖掘,另一方面,文物社会价值即文化内涵会以精神的形式转移到主体思想中,此时文物社会价值的量在文物客体之外就得以增加,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博物馆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可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专业人员为价值主体进行文物价值的研究,为主客体之间价值交换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其次是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对文物社会价值进行展示和提升,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文物社会价值的交换;再次就是文化受众比如参观者、游客等作为价值主体主动或在专业人员引导下认知文物社会价值,从文物的参观实践中和对周围活动的参与中得到精神陶冶,提升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文物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博物馆文物工作者与客体的交换面越广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管理观察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