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土资源导刊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突破三条底线

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补偿标准都突破30倍了。关于土地承包权抵押问题。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与过去的规定相比是一个突破。按照现行法律,农民对承包地只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并没有处分权,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允许抵押、担保的,因为抵押、担保实际上就是一种处分权,因为一旦抵押担保,到期无法偿还贷款,那土地就变成别人的了,变成事实上的农村土地买卖。但是,现实中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资金,商业银行每一笔贷款都必须有有效抵押物,而农民又缺乏,造成了贷款难。所以这次中央就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单独分离出来,允许抵押担保,但承包权作为物权依然不许抵押。这样既能缓解农民的贷款难,又能做到风险可控,即便到期还不上贷款,农民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土资源导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