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中国春秋时的教育与文化嬗变
努力。若说“仁学”是以人为本的,并非牵强附会。既然无人可以替代,只能由学生本人接受教育以至成人,在孔子的教育观中,学生已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如果说烽火连天的春秋剧烈变革是出现“私学”的社会基础,孔子的思索则是这个背景下去开创民办教育的思想基础。不管怎么说,贵族对教育<<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