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古人也有身份证

且收其家属,及重金彩帛,各数十车,奇稀之宝,不可胜计,令武士押家属入咸阳,自率数百壮士追鞅。鞅走至函关,天色将昏,扮为商旅投宿,店主求照身之帖验之。鞅曰:‘吾无照身帖。’店主曰:‘吾邦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徒,如有受者,与无帖之人同斩,决不敢留!’商鞅叹曰:‘吾设此法,而今已及自身,所谓立法自毙耳!’又投它家,皆要验帖,俱备不收,直叩关门,关吏曰:‘商君设法,黄昏闭关,鸡鸣放关,今已至二更,决不放关。’勒复走回,正遇公子虔,即活捉囚之,宿于馆驿……”如果回溯到两千年前,揣测商鞅的心路,他在无奈之余,或许更多的还是骄傲吧——毕竟“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筠 度牒与刺字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除了战乱与灾年,农夫们基本上不会离开土地与家乡,他们生活在一个狭小地域内的熟人社会中,不需要身份证明。如果在战乱与灾年,天下尽是流民,人命贱如草,也不需要身份证明了。在古代,需要身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