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克服“人间佛教”存有的重悲轻智之不足。综上所述,“人间佛教”直面重死重鬼、重智轻悲两大积习,既契佛陀之理,又契时代之机,在“人成佛即成”的理念之下,对症下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倡导佛教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提倡悲智双运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激发出传统佛教关注世俗人生、服务普罗大众的正能量,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星云(1927—)指出:“人间佛教是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个人的道、每一个人的理;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净化、升华,凡能圆满涅槃之道的教示,都是人间佛教。”净慧认为:“佛法、禅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要求我们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在生死中了生脱死。解决了人生三大问题的人就是人格完善的人,就是大彻大悟的人,就是成佛作祖的人。”现实安顿、理想超越的人生问题永在,“人间佛教”仍在不断前行,它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示范作用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