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清明上河图》
国学2014年第1
五问《清明上河图》
共2页
《清明上河图》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作?作者张择端有着怎样的经历?“清明”与“上河”含义到底如何?画面反映了北宋末年的哪些社会现实?特别是该画历经千年是如何得以保存至今的??筠 《清明上河图》三段分别画了什么内容传世的《清明上河图》为绢本,长约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开封汴河沿岸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柳树低垂。有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