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五问《清明上河图》

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辛亥革命后清廷倒台,《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张园内。1932年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随着抗战的胜利,溥仪准备携此画逃往日本,后被苏联红军截获。后来溥仪被遣送回国,但《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新中国建立后,东北局文化部着手整理日伪留存文化遗产,有书画鉴定专家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燕山张著亲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虽没有作者签名,然而历代名人的题跋丰富翔实,历代的收藏印章纷繁复杂,仅末代皇帝溥仪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尤其是画卷之后金代张著的题跋中明确地记载有张择端生平。后经更多专家考证,确认这幅长卷即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清明上河图》。至此,遗失多年的稀世国宝,得以入藏故宫博物院。
<<上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