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从春秋到明清国民性的“大退步”

,秦国自立国之初,就没有经历过充分中原化过程,没有权利意识,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因此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后来的秦孝公变法、商鞅主政能迅速统一思想,确立靠战争立国的发展思路。本来,夏商周以后的春秋战国,中国进入封建时期,各诸侯分封天下,爵位世袭,形成了一个贵族世代统治的体制,进入春秋末期,平民阶层崛起,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已经形成,但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崛起,打破了平衡,也改变了中国人。中原文化经过长期发展,此时已经变得比较柔软,比较有宽容度,崇尚优雅和尊严。但是秦国不同。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文化是最野蛮、最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其生产关系比较简单、原始、单纯,他们明确而直接地以追求生存、积累财富为目的,很少加以掩饰。因此秦人比楚人更醉心武力,崇拜强权。商鞅从军爵制度开始,取消贵族世袭制度,收回特权,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有军功战绩,才能够重配爵序,列籍贵族。商鞅还企图统一国民思想,采取“愚民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