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因岁差运动,天极在恒星际间移动。譬如,现在北天极基本上位于北极星附近,北斗七星斗柄连线与北天极夹角达95°,公元前一千年文王时代夹角达85°,公元前三千年黄帝时代夹角达44°,而公元前六千年夹角仅为21°(以上均按圆周度360°计)。据岁差反演计算,21°是25800年岁差周期中夹角最小值。只有这一时期的北斗天龙与昆仑地龙才能十分相似地相交相合成太极图案。而在这之前或之后的其他时期如黄帝、文王时期或八千五百年前的天龙地龙都不可能呈现相交相合态。天地双龙太极图唯在八千年前才能推演而得的事实,无疑可准确断代伏羲所在年代为公元前六千年。(2)占星勘舆测年技术如果说太极图测年不够直觉,那么下面介绍一种看得见的勘舆测年技术。据天文岁差反演,八千年前伏羲时代的北斗天龙与北天极之间存有21°交角,后人便认为凡人登天成仙、成就大业必须从天极南偏东二十一度之神角圣地拾阶登天,王国都城亦应选建在昆仑丘南偏东二十一度之天下正中。这便是古代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