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也说李白的《静夜思》

”句中的“君”,就是指“峨眉山月”。在这里,诗人采拟人化的手法,已经把峨眉山月当作亲人,与她们告别,故乡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对象。这样,诗人就把他与故乡依依惜别的深情,表达得极为生动、形象。对于故乡有难以割舍的情怀,这是人之常情。李白还有一首题为《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七言诗。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至上元二年(761),西京长安曾改称“中京”。至德元年(756)冬,李白应聘入永王李璘幕府。至德二年(757)二月,永王李璘兵溃,被杀。李白逃往彭泽,系寻阳狱中;十一月,因附逆罪,被判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二月,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乘舟江行上三峡,至巫山遇赦,返舟回江陵,旋至江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大概作于此时或稍后,是李白晚年作品。当时,李白已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诗歌一开头就写道:“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接下去,诗人还不厌其烦,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