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清朝的热气球与科幻梦

年前后的作品。然而,早在1891年的著作中,洪炳文就已这么说:“气球升空必有新法,能行欲至之方向。电气迅速,显其能力,可代用汽之舟车。行星之上有人物,或能往来。”这里所介绍的两位中国人和一位日本人,是梦想制造出飞翔于天空的机械飞龙的大清帝国工程师。♨ 中国人飞得起来吗场景是18世纪末的大清帝国。作为英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在位时间1760—1820)特命全权大使而被派往这个东方王国的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准备了各式各样讨中国人欢喜的实验设备当作礼物。热气球的飘浮实验也是他精心排定的精彩节目之一。然而,宫廷的官员们对这些东西却表现得漠不关心。马戛尔尼从清朝政府对待进步科学的这种态度,联想到政府对待民众叛乱的态度。他的期待幻灭了,他甚至得出一个结论——各地随时爆发的叛乱是这个国家内部所生高热病症的明显征兆,并且作出清朝可能会在自己有生之年土崩瓦解的预测。这个东方帝国在马戛尔尼死后还延续了一段时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