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航空知识

LRS—B:全能轰炸机真相背后

新威胁,融合新技术。当威胁与技术逐渐发生变化时,原有飞行平台要确保自身价值,就需要升级机载设备、武器,并提供信息化作战能力。然而,当威胁与技术发生质变时,就有必要研发全新的轰炸机来应对。例如无论如何改良,B-52都不可能拥有B-2那样的隐身突防能力。冷战期间,美国空军不断研发新型轰炸机,是因为苏联及其盟国部署了十分强大的防空力量,使人们开始质疑现有轰炸机能否成功完成任务。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总统时期,美国共生产了744架B-52,里根时期美国又生产了100架B-1,以便提供一种超声速突破苏联防空体系的手段,并对隐身技术做初步探索。B-2轰炸机出现于冷战结束之前,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隐身性能来渗透进入苏联空域,摧毁苏联境内的战略目标。B-1和B-2在研制时都颇具争议,但后来它们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身价值。五角大楼本来计划采购132架B-2,然而仅仅订购20架后,该项目就因冷战结束被终止。美国轰炸机的发展似乎也因为强大对手的消失而终结
<<上一页  下一页>>

hkzs20140111
hkzs20140111
hkzs20140111
hkzs20140111
hkzs20140111
hkzs20140111

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航空知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