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克里米亚“战争”背后的中乌军贸
洛”/“阿穆尔”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S-300防空导弹、伊尔-76大型运输机等;而中乌军贸则包含更多的技术、人才、设计方案引进或合作,以及作战平台内部的核心子系统引进,虽然它们没那么吸引眼球,但中乌军贸对中国国防工业的帮助其实一点也不逊色。据《环球时报》报道,中乌军工合作,始于苏联解体后那段特殊时期。其时,独联体各国大量一流科学家陷入赤贫。西方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以韩国为例,乌克兰专家只要联系韩驻乌使馆,就可以拿到签证和机票,并提供一个月工资。工资报酬一般每月1 500至2 000美元,知名专家3 000至4 000美元。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人才争夺,得益于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留苏专家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是毛泽东、斯大林、赫鲁晓夫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生活要求不高,工作严谨,有问必答,技术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