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者的腕间豪情
)和苏联和平号(Mir)空间站任务中,电子表一下子成了航天表主力。“宇航员可以佩戴两块手表进入太空,于是上世纪70年代初许多数字式手表进入了太空,”美国宇航员吉姆·拉维尔(Jim Lovell)说。石英机芯的引入让手表跨越了新的里程碑——从此走时精度几乎不再成为问题。上世纪80年代,瑞士MB Microtec公司成功开发出自发光微光管技术,从此该技术全面取代了直接涂抹氚物质的旧工艺。自发光微光管技术是在微小的玻璃管中充入氚气,能够持久发光10年以上。而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效应被封闭在玻璃管中,降低到无害的水平,同时还能显示多种不同的夜光颜色。通过将微光管安装在手表的表盘和指针上,就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显著提高夜间可视度。这一技术出现后,立即在航空表上得到应用,如今许多厂商都大量使用微光管技术,如Luminox、Traser和Nite。现代航空表都有一些专门为飞行设计的功能。以百年灵“应急”系列(Emergency)为例,它的某些功能可能成为坠落飞行员的救命稻草。这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