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篇:青海湖畔的小镇变迁史
畜牧业一直被一个可怕的“九字规律”诅咒着,即“夏育,秋肥,冬瘦,春死亡”。青海湖牧人有一个传统价值观,就是确信牧人的财富就是牛羊,谁家的羊群、牛群越庞大,谁就越富有。因而除供生活所需的有限宰杀之外,牧人很少考虑把牛羊作为商品转化为金钱——历史上的牧人们几乎不知道钱为何物,有何用,甚至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人仍不相信货币的意义。就这样,许多牛羊就终生在栏中陪伴主人。而这种价值观同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就是绝对的灾难:比如有大雪等天灾降临,畜群便会遭受灭顶之祸,死亡难计其数,有牧民甚至一辈子的积蓄都赔了进去。为了谋出路,当地也想过许多对策,比如发展农业,但这意味着大片的草原将被开垦为农田,它的代价是生态与环境被严重破坏。青海湖畔的农作物主要有两种:油菜和青稞。青海是油菜的原产地之一,据记载已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而青稞的种植历史更久远,大约始于4000年前。它们最早集中在日月山以东的河湟谷地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