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汗与“黄金之召”
太极追击林丹汗到达归化城,为了安定蒙古人的心,皇太极宣布“归化城格根汗庙(即大召)理宜虔奉,毋许拆毁;如有擅敢拆毁,并擅取器物者,我兵即已经此,岂有不再至之理?察出,决不轻贷”。于是,归化城所有召庙的喇嘛都归顺了后金。1640年,皇太极命令土默特都统重修大召,完工后皇太极赐给满、蒙、汉三种文字寺名匾额,改弘慈寺为无量寺,这也是今天大召寺汉名为无量寺的来历。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任命僧人内齐托音为归化城八大召庙掌印喇嘛,并将大召印玺交付给他。当时因大召年久失修,琉璃瓦俱已破损不堪,内齐托音呈请康熙帝,动用自己的庙仓财产修葺大召,大殿改覆黄琉璃瓦。呼和浩特的真正繁荣,是从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开始的,当时的白莲教主吕鹤、赵全等投奔了土默特的阿拉坦汗,阿拉坦汗听其意见,广纳汉人从事农业生产,数年之间,开田万顷,村连数百,耕种市廛,大批汉人愿意迁移来此,花柳蔬圃,与中原无异。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