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环球人文地理

追寻上党古戏台 镜头下那些颓败的美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怀着对古戏台的敬畏和热爱之心,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着心中的梦想。为了拍摄方便,我和老伴还购置了一辆越野车,由老伴担任我的专职司机,陪我到各地拍摄。到2011年底,我已经走遍晋城和长治两地的100多个乡镇、500多个村庄,行程1.6万多公里,拍摄记录下金、元、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戏台200多座。对每一座古戏台,我几乎采用的都是肖像化的拍摄手法,因为在我看来,这是记录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可以将古戏台的面貌直观地呈现出来。此外,由于遗存在上党地区的古戏台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修建的,从外观上看十分相似,想要从画面上做到有所变化,则十分困难。因此,我便通过一天里不同时间段光线的差异,以及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来达到不同的拍摄效果。除了对戏台的整体外观进行拍摄,斗拱、雀替、台柱、柱础等局部细节和装饰也成了我拍摄的对象。不仅如此,舞台戏剧的题壁内容、戏曲壁画、有关戏曲人物的木雕和石
<<上一页  下一页>>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hqdl20140821

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环球人文地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