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微博空间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
争议,争议关键在于:公共性,包括其蕴含的代表公共利益、批判精神和道义感,何以属于知识分子的天然属性?而笔者以为,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环境和传播语境中,我们无法回避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无论中国过去或当代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不妨碍我们引用上述三条标准,来关注<<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